鼓勵創新、加快審評審批、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看代表委員的最新建議
來源:時間:2018-03-05分類:醫藥行業新聞
手機訪問
掃一掃,發送至微信
同時,代表委員們圍繞鼓勵藥物創新、加快藥品審評審批、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等當前醫療體制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3月4日,記者在2018年第十屆“聲音?責任”醫藥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上獲悉,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經濟得到持續發展,醫藥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 1978年-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醫藥工業總產值40年間增長高達400倍。
為了讓醫藥界代表委員的聲音更具凝聚性,參加座談會的代表委員們暢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同時,代表委員們圍繞鼓勵藥物創新、加快藥品審評審批、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等當前醫療體制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建議限制人血白蛋白進口
全國人大代表、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安康
1984年至今,我國從血源的安全角度考慮,允許血液制品中人血白蛋白的進口。目前我國進口人血白蛋白主要產自CSL公司等4家歐美寡頭。但因歐美寡頭其他血液制品不能出口我國,血液制品中的其他產品如靜丙,國外價格數倍于國內價格,而人血白蛋白的價格卻低于國內價格,對我國血液制品行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若繼續發展下去,本土血液制品產品產業很可能被歐美血液制品寡頭廉價收購。
另外,歐美進口白蛋白血漿采集要求和血漿檢疫期標準,均不能達到我國標準要求。建議立足國內血液制品自給自足和血源安全角度考慮:第一,由商務部牽頭制定人血白蛋白進口比例或數量;第二,以“保證原料血漿和制品安全、維護公平競爭、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為原則,對國產和進口血液制品執行同一標準,取消不符合中國標準的海外廠家人血白蛋白的進口資格。從而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保護民族產業,加強國家戰備物資的儲能和蓄能。
從中藥全產業鏈捋順發展秩序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胡季強
隨著藥品供給側改革及“三醫”聯動醫改的深入,藥品消費的升級,整個醫藥行業都面臨著結構調整,包括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組織結構等,可以說是一個重新洗牌的關鍵時期。生產好藥、新藥、良藥的優秀企業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加速企業自身發展,相關政府部門也要站在一個民族復興的高度,制定相關政策支持中國的制藥工業企業做大、做強。
以中藥產業發展為例,目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兩個嚴重問題:第一,在中藥整個產業鏈中,從藥材種植、產地加工、飲片生產、提取物生產、成藥生產等秩序都比較混亂。沒有好的藥材,一定做不出好的中藥飲片,也做不出好的中成藥。沒有好的中藥,也就沒有整個中醫藥的傳承發展。希望國務院相關部門,能夠牽頭對中藥產業的全產業鏈,特別是上游產業鏈進行較好的規劃,同時進行嚴厲的專項整治,使中藥產業能夠健康發展。
第二,近兩年醫療終端市場包括衛生部門、衛計部門、社保部門從政策上對中藥存在歧視,主要表現在“限藥”??瓷先メt保目錄加了很多中藥品種,但在醫療終端使用的過程中加了很多限制,所以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政策上面,都非常不利于中藥進入市場。十九大明確提出,要中西藥并舉,并不是西醫為主中醫為輔,如何并舉希望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扶持龍頭企業和大品種提升中藥國際競爭力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超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全面實施,以及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藥產業的格局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以臨床價值、科學價值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最近,中華中醫藥協會、中藥大品種聯盟、萬方數據等編著了《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報告》,這份報告對中藥的科技理念有很好的指導性,應該作為下一輪中藥品種做大、做強科技競爭力的重大體現。
近年來,中藥產業發展面臨很多困境,2015年-2016年整個工業的增長都在放慢,分別為9.02%和9.92%。這使得《中醫藥發展戰略綱要(2016-2030)》中提到的到2020年中藥工業總產值要占到醫藥總產值的30%以上,中藥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任務非常艱巨。
以科技造就中藥的精品,靠價值去推動市場是中藥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中藥發展的燃眉之急。建議加大對中藥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打造中藥企業的制藥航母,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對規模大、質量優、科技實力強的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另外,建議制定出與國際接軌的中藥質量標準體系,實施大品種戰略,積極進行二次深度開發,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帶動行業升級,出臺政策支持臨床驗證療效可靠、市場前景廣泛的品種進行二次開發。深入基礎研究,不斷提高標準。同時,政府要在稅收、價格、科技保護,以及在招標、進入相關目錄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三大路徑建立兒童藥研發生產激勵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列明
據統計,2016年我國0-14歲兒童的數量占總人口的16.6%,患病兒童數量占總患病人數的比例已超過20%。作為藥品消費的特殊群體,兒童藥品的種類占藥物總量的比例卻不足10%。我國3500余種化學藥品制劑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僅60 多種,所占比例不足2%,兒童專用藥品嚴重匱乏。
建議建立形成兒童藥品研發生產的激勵機制:
一是進一步落實《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中對制藥企業研發生產兒童藥品的激勵政策??山梃b美國的做法,給予新研發的兒童藥品相應期限的“市場獨占權”,讓其利益獲得最大化的保障。
二是健全完善兒童用藥研究,特別是兒童用藥臨床研究方面的指導原則和指南,明確兒童用藥研究技術要求和標準,促進臨床、研發和生產等各個環節的結合。在兒童用藥研究中,審評部門應設立鼓勵研發的兒童藥品的“兒科優先目錄”,對兒童用藥的臨床試驗和上市前審評進行單獨管理,建立兒童用藥快速審批程序。對專門致力于兒童用藥研發生產的制藥企業,鼓勵對多個兒童專用品種捆綁式申報,進行優先集中審批。
三是在兒童用藥方面,加強兒童藥品療效的觀察、安全性檢測、不良反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健康風險評估,建立信息的發布機制、風險防范和處理機制,建立短缺藥品監測機制,完善兒童藥品儲備制度。
加快醫藥產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藥師立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 岳秉飛
經過近10年來的發展,國家醫藥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目前,我國已經建成20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但涉及醫藥領域的比較少。今年的兩會我準備了兩份提案:第一份,中檢院作為食品藥品檢驗機構,起到了產品最后入市的把關作用,但目前我們還沒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F階段,醫藥產業的發展速度非???,如何進行前沿性跟蹤研究,如果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支撐,很難進行相關工作的開展,這對推動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另一份,是有關于加快藥師立法進度。雖然藥師立法已經呼吁了很多年,衛計委已經于去年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師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但整體來看推進的速度非常緩慢。我們一定要認識到,藥師對促進醫藥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無論是什么樣的好藥,想要進入臨床都需要藥師最后把關,都需要藥師在臨床使用過程中進一步挖掘藥物的臨床應用價值。
(來源:醫藥經濟報)
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
相關新聞
-
3·15后 藥店檢查來襲
3.15過后,藥店開始面臨最嚴檢查,涉及10個重點,包括四類藥銷售、網絡售藥、過期藥銷售、非法進貨等。【查看詳情】
2022-03-16分享
-
-
中藥配方顆粒開始掛網!按銷售價70%納入醫保支付
3月14日,福建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做好中藥配方顆粒醫保管理的通知》,將加強采購管理,該通知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查看詳情】
2022-03-16分享
-
-
全國首次!中藥飲片集采來了 千億市場或洗牌
2022-03-09分享
-
-
集采后 430個大品種受熱捧
隨著帶量采購不斷加碼乃至“雙通道”政策的實施,處方藥發展空間被大幅壓縮,反觀OTC藥品,受到各項政策的影響較小,不少暢銷OTC品牌更是成為了稀缺資源,受到熱捧。【查看詳情】
2022-03-09分享
-
-
202個大品種已滿足國采條件(附名單)
近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最新消息,第六批國采(胰島素專項)中選結果將于2022年5月底實施。【查看詳情】
2022-01-10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