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大浪,港股將引大批藥企「入局」!
來源:互聯網時間:2018-03-02分類:醫藥行業新聞
手機訪問
掃一掃,發送至微信
根據港交所的建議方案,在最低市值達15億港元的前提下,滿足了產品受主管當局監管、產品已通過概念開發流程,以及至少有一名資深投資者投資達到相當數額這幾個條件,便可獲得赴港上市的入場券。
對于生物醫藥企業而言,2018年開春的新年紅包還得算上來自香港的這一封。
日前,港交所正式公布了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赴港上市的第二輪市場咨詢方案。對于未有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赴港上市的前景可以說是十分清晰了。
港交所,上市還可以這樣玩
根據港交所的建議方案,在最低市值達15億港元的前提下,滿足了產品受主管當局監管、產品已通過概念開發流程,以及至少有一名資深投資者投資達到相當數額這幾個條件,便可獲得赴港上市的入場券。
前段時間,康寧醫院沖刺A股失敗的消息成為熱議的話題,關于有幾人是精神病的段子更是遭到眾人的調侃打趣。事實上,在A股IPO被否的康寧醫院早在2015年11月就已頂著“精神病院第一股”的光環在港交所完成了上市夢??梢园l現,相對于A股,港股市場似乎能張開更大的雙臂擁抱渴望上市的企業們。
而與美股相比,港股市場憑借著與滬深兩市的密切關聯,大陸的投資者可以購買國內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因而相對可獲較多內地的資金。另外,相較美國資本市場,港股的投資者往往對國內的相關法規與市場運行狀況有更好的理解。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兩者都是評估藥品研發的重要指標。
經典港劇《大時代》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它為我們展示了上世紀70年代香港股市的瘋狂。而進入2018年的港股,被市場認為將借助此番在IPO政策上的大突破所帶來的力量邁入新的“大時代”。
藥企:“還得再想想!”
早在去年,生物醫藥企業在港上市門檻降低的消息一經發出,行內不少企業和投資機構就聞風而動,紛紛前往香港就上市細則進行實地考察。有金融人士表示,自去年12月底的咨詢大方向明確后,生物科技企業的查詢反應就非常熱烈,不少企業正認真籌備,期望在短時間能遞交上市申請。
另外,市場對此政策的熱烈反應還體現在IPO咨詢方案的時間表加快上。在目前市場已達成高度共識的基礎上,發行人等市場參與者的需求得到重視,咨詢期被壓縮至1個月,到3月23日截止。由此可見,在港交所的上市政策放寬后,國內眾多準備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已把香港市場納入重要的考量。
然而,港股搭好了戲臺,卻并不意味著就可順利成章地成為企業的首選上市地。
以華領醫藥為例,它早在2016年便完成了其2型糖尿病首創新藥的II期驗證性臨床研究,并已在國內啟動NDA申報階段的工作,在全球范圍內的專利也已到手。并且,還打算投入2億的預算來完成其商業進程。
華領醫藥赴港上市可以說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然而,華領醫藥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表示,仍在香港與美國兩者間進行權衡。包括另一家醫藥生物公司微芯生物,也表示將在衡量市場受眾與自身定位后再作出選擇。
在金融行業的專家看來,美股市場目前依然具有不可忽視的巨大吸引力。主要是其聚集了生物科技領域最先進的公司和最專業的投資人,有很好的流動性。這一點,港股市場仍然需要相當的時間積累才能追上。
沒有上市夢?誰信呢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一批非常具有創新力的生物醫藥公司,并在國家的各項鼓勵政策下前行,紛紛渴望進入資本市場。如信達生物、恒瑞醫藥和歌禮藥業等都進行了巨額的融資,百濟神州、萬春藥業、再鼎醫藥也陸續在美國敲鐘。
放眼新藥研發的未來,各種研發平臺的完善、人才的回歸和風投資本的追逐,都在呼嘯著告訴我們:新藥研發與投資即將迎來井噴式的發展。藥企扎堆IPO的時代已來,但能真正成功的上位者卻是寥寥而已。
香港聯交所在其歡迎新經濟公司上市的重大舉措中,給予了生物醫藥如此重要的一個席位。這股風,你能抓住嗎?
(來源:醫藥地方臺)
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
相關新聞
-
3·15后 藥店檢查來襲
3.15過后,藥店開始面臨最嚴檢查,涉及10個重點,包括四類藥銷售、網絡售藥、過期藥銷售、非法進貨等。【查看詳情】
2022-03-16分享
-
-
中藥配方顆粒開始掛網!按銷售價70%納入醫保支付
3月14日,福建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做好中藥配方顆粒醫保管理的通知》,將加強采購管理,該通知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查看詳情】
2022-03-16分享
-
-
全國首次!中藥飲片集采來了 千億市場或洗牌
2022-03-09分享
-
-
集采后 430個大品種受熱捧
隨著帶量采購不斷加碼乃至“雙通道”政策的實施,處方藥發展空間被大幅壓縮,反觀OTC藥品,受到各項政策的影響較小,不少暢銷OTC品牌更是成為了稀缺資源,受到熱捧。【查看詳情】
2022-03-09分享
-
-
202個大品種已滿足國采條件(附名單)
近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最新消息,第六批國采(胰島素專項)中選結果將于2022年5月底實施。【查看詳情】
2022-01-10分享